在2021年5月份,IBM發(fā)布全球首個2nm制程芯片制造技術,全球首顆2nm芯片正式問世。近期,臺積電正式宣布用于生產納米片晶體管架構的2nm芯片,預計在2025年量產,三星電子也已經開始大規(guī)模生產3nm芯片,2nm將于2025年量產。
這場“2nm技術戰(zhàn)”已經打響,2nm制程技術或能實現在“指甲蓋”大小的芯片上集成約500億晶體管,性能可提升45%、功耗有望降低75%,2nm將放棄之前一直使用的即鰭式場效應晶體管技術FinFET,將提前采用環(huán)繞柵極晶體管技術GAA。
新技術的出現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內地芯片技術雖然與全球頂級芯片制造技術相比有些差距,但必定會有所突破。另外芯片的發(fā)展需遵循摩爾定律,2nm芯片在不久之后或迎來破冰。
本文綜合整理自圈聊科技 鈦媒體 賢集網
審核編輯:彭靜
聲明: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電子發(fā)燒友網立場。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,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(guī)問題,請聯系本站處理。
舉報投訴
-
芯片
+關注
關注
455文章
50698瀏覽量
423055 -
三星電子
+關注
關注
34文章
15859瀏覽量
180979 -
臺積電
+關注
關注
44文章
5630瀏覽量
166398 -
2nm
+關注
關注
1文章
203瀏覽量
4511
發(fā)布評論請先 登錄
相關推薦
臺積電2nm芯片試產良率達60%以上,有望明年量產
近日,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臺積電在新竹工廠成功試產2納米(nm)芯片,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。試產結果顯示,該批2nm
蘋果iPhone 17或沿用3nm技術,2nm得等到2026年了!
有消息稱iPhone17還是繼續(xù)沿用3nm技術,而此前熱議的2nm工藝得等到2026年了……
聯發(fā)科攜手臺積電、新思科技邁向2nm芯片時代
近日,聯發(fā)科在AI相關領域的持續(xù)發(fā)力引起了業(yè)界的廣泛關注。據悉,聯發(fā)科正采用新思科技以AI驅動的電子設計自動化(EDA)流程,用于2nm制程上的先進芯片設計,這一舉措標志著聯發(fā)科正朝著2nm芯
世芯電子成功流片2nm測試芯片
近日,高性能ASIC設計服務領域的領先企業(yè)世芯電子(Alchip)宣布了一項重大技術突破——成功流片了一款2nm測試芯片。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,使世芯電子成為首批成功采用革命性納米片(或
Rapidus計劃2027年量產2nm芯片
Rapidus,一家致力于半導體制造的先鋒企業(yè),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其2027年量產2nm芯片的計劃。然而,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背后,是高達5萬億日元(約合336億美元)的資金需求。
消息稱三星電子再獲2nm訂單
三星電子在半導體代工領域再下一城,成功獲得美國知名半導體企業(yè)安霸的青睞,承接其2nm制程的ADAS(高級駕駛輔助系統(tǒng))芯片代工項目。
臺積電2nm芯片助力 蘋果把大招留給了iPhone18
iPhone系列手機的名稱的話,算下來,要搭載臺積電2nm芯片的手機要等到2026年款的iPhone18機型。 當然,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
三星奪得首個2nm芯片代工大單,加速AI芯片制造競賽
加速器芯片。這一消息不僅標志著三星在2nm制程領域的顯著進展,也預示著全球芯片代工市場的競爭格局正迎來新一輪的變革。
臺積電2nm芯片研發(fā)迎新突破
臺積電已經明確了2nm工藝的量產時間表。預計試生產將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啟動,而小規(guī)模生產則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逐步展開。
三星電子澄清:3nm芯片并非更名2nm,下半年將量產
李時榮聲稱,“客戶對代工企業(yè)的產品競爭力與穩(wěn)定供應有嚴格要求,而4nm工藝已步入成熟良率階段。我們正積極籌備后半年第二代3nm工藝及明年2nm工藝的量產,并積極與潛在客戶協商?!?/div>
Marvell將與臺積電合作2nm 以構建模塊和基礎IP
正式量產。 現在Marvell 已正式宣布,將與臺積電合作開發(fā)業(yè)界首款針對加速基礎設施優(yōu)化的2nm 芯片生產平臺。 Marvell將與臺積電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擴展到2nm制造領域。 成
臺積電在2nm制程技術上展開防守策略
臺積電的2nm技術是3nm技術的延續(xù)。一直以來,臺積電堅定地遵循著每一步一個工藝節(jié)點的演進策略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不斷突破。
發(fā)表于 01-25 14:14
?488次閱讀
臺積電2nm制程穩(wěn)步推進,2025年將實現量產
得益于2nm制程項目的順利推進,寶山、高雄新晶圓廠的建造工程正有序進行。臺中科學園區(qū)已初步確定了A14與A10生產線的布局,具體是否增設2nm制程工藝將根據市場需求再定。
評論